頓悟/但丁.羅塞蒂(1828-1882)
我似乎曾經來過這裡
卻說不出是何故,何時
我記得那一片門外草地
那濃郁甜蜜的香氣
岸邊的燈火聲聲的嘆息
你曾經屬於我——
多久以前我已模糊
但當燕子輕飛時
你微轉玉頸 面紗飄落
這一切我都還記得
是否真有過這樣的情景
是否在飛旋的時間
能夠拋開死亡修復我們的
生命與愛情,晝與夜
將再一次帶來我們的歡欣
但丁·加百利·羅塞蒂(Dante Gabriel Rossetti):
英國畫家、詩人、翻譯家。
*此詩由飄翎參考網路不同翻譯版本改寫
為求易讀,盡量不偏離原意
上次寫的《消失的眷村》是左營自助與崇德新村,可惜四年前的照片因從奇摩遷移而流失了。幸好有網友告知左營軍校路與海功路一帶眷村(建業與合群新村)尚未拆除,環境、屋舍外狀與自助、崇德極為類似,可以拍照留存。也能彌補讀過《消失的眷村》的朋友眷村未拆前的最初印象。
建業與合群兩村是合在一起,只以其中一條道路(緯六路)作為分界,沒注意不易分別(大部份空屋門牌都被拔除)。兩村合併面積遼闊,想走完每條巷道恐怕要一小時以上。因為大部份屋舍外形都相類似,所以本文只拍部份屋舍與巷道,僅供參考。
大部份紅色大門都貼有白色封條,表示屋主已遷移,外人亦不得進入
每次來到左營舊眷村,就有一種熟悉親切的感覺,這感覺因何而生,我卻無法理解。想起張愛玲曾引用她朋友炎櫻說過的話:「每一隻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鬼魂,回來尋找它自己。」 那,我前世是貓嗎,到底在尋找什麼、追憶什麼?
寂寞紅門,冒出一株翠綠野草,彷彿挺身顧守家園
雖然十室九空,但平日巷道依然乾淨
落葉滿地,彷彿樹的嘆息,可是再多的嘆息,也喚不回舊日時光
庭院深深,草木蓊鬱,枝頭雀鳥鳴唱依舊,人跡卻已杳然
簡單外觀,制式的屋瓦、庭院、紅門,不失莊嚴
一位不知名大叔,加入拍照行列,似乎準備與屋舍共存亡
架好相機,十秒內快走到牆邊擺出優雅姿勢不容易啊
牆邊葛花怒放,屋舍井然,令人想起杜牧的詩
《金谷園》
繁華事散逐香塵,流水無情草自春。
日暮東風怨啼鳥,落花猶似墜樓人。
眷村內巷道,平日少見人跡,獨自走過,彷彿走入幽靜時光隧道
門前有機車,代表該戶未遷,但左鄰右舍已不在,入夜後應很孤寂吧?
路邊樹木都有數十年以上樹齡。
較粗樹幹也貼有牌子標示八十年樹齡。屋舍會拆除,但樹會被保留著。
有些巷道外觀彷彿與平常無異,但其實已是一座空城
一棟棟屋舍曾記載一些人的生活歲月、悲歡離合,如今人去樓空,
徒留記憶幽魂仍在四周徘徊嘆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