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同學好:
本人打算休息一段時間,想說臨走前乾脆連平仄譜也一塊貼出來好了,將來想從古體詩入門近體詩的人也方便有個參考資料。
平仄怎分大家還記得嗎? (忘記的請自動到教室外面罰站十分鐘)
「平」聲就是國語發音的第一聲與第二聲。
「仄」聲就是國語發音的第三聲與第四聲,另一種是發音短促的「入聲」也屬仄聲(國語的四聲中,都有入聲字,要特別留意)。
若遇到一二聲發音短促者,分不清是平聲或入聲,可到此網站輸入字查詢:
http://www.chinese-artists.net/poem/
七言絕句(以下簡稱七絕)押韻還有印象嗎?
七絕必須押韻的字必須找同一韻目的字
押韻字主要以平聲為主,所以先想出一句詩再到下面網站找同一韻目的字(以平聲韻為主)
以上兩種都有概念了,才能看懂下面的課程喔
以下平仄譜主要採用張夢機先生「古典詩的形式結構」一書(目前應最多人採用)
詩例則參考網路的資料(有部份是自己挑選的)
再次強調,我認真學古詩不過數月,功力還很差,不是我愛當老師,只是想整理一些基本概念與初學者分享罷了。以下都是一些基本常識,另有一些「拗句」及「拗句補救」涉及更深層次不在本篇討論範圍喔。(另外說明,古詩人有的詩雖不完全照平仄譜,但他們都有「拗句補救」 法,所以看到古詩人有些詩與平仄譜不符,不必迷惑喔。當然也有的是明知故犯,有「拗句」 但不想損及原內容故意不補救的。但少見。)
七絕分兩大類:(一)平起式(二)仄起式。
平起式兩種:1首句入韻 2首句不入韻。(入韻就是押韻,以下紅色字代表押韻字)
仄起式兩種:1首句入韻 2首句不入韻。
所以七言絕句平仄譜共有四種。
但其實不入韻與入韻的平仄譜只第一句不一樣而已,其餘三句皆同。所以並不難記。
(說明:以下括號裡的字表示可平可仄;紅色字為韻字,韻字必出自同一韻目)
(一)【首句平起入韻式】
1(平)平(仄)仄仄平平
2(仄)仄 平 平仄仄平
3(仄)仄(平)平平仄仄
4(平)平(仄) 仄仄平平
舉二例:
李白《早發白帝城》 (以下括號裡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)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朝 辭 白 帝 彩 雲 間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千 里 江 陵 一 日 還
(仄)仄(平)平 平 仄 仄
兩 岸 猿 聲 啼 不 住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輕 舟 已 過 萬 重 山
(間、還、山 屬十五刪韻)第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王昌齡《出塞》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秦 時 明 月 漢 時 關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萬 里 長 征 人 未 還
(仄)仄(平)平 平 仄 仄
但 使 龍 城 飛 將 在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不 教 胡 馬 度 陰 山
(關、還、山 屬十五刪韻)第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(二)【首句平起不入韻式】
1(平)平(仄)仄平平仄
2(仄)仄 平 平仄仄平
3(仄)仄(平)平平仄仄
4(平)平(仄)仄仄平平
舉例: (以下括號裡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)
白居易《憶江柳》
(平)平(仄)仄 平 平 仄
曾 栽 楊 柳 江 南 岸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一 別 江 南 兩 度 春(第二別字為入聲屬仄聲)
(仄)仄(平)平 平 仄 仄
遙 憶 青 青 江 岸 上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不 知 攀 折 是 何 人(第四字折為入聲屬仄聲)
(春、人 屬十一真韻)
(三)【首句仄起入韻式】
1(仄)仄 平 平仄仄平
2(平)平(仄)仄仄平平
3(平)平(仄)仄平平仄
4(仄)仄 平 平仄仄平
舉二例:
李商隱《夜雨寄北》(以下括號裡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)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君 問 歸 期 未 有 期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巴 山 夜 雨 漲 秋 池
(平)平(仄)仄 平 平 仄
何 當 共 剪 西 窗 燭(燭為入聲屬仄聲)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卻 話 巴 山 夜 雨 時
(期、池、時,屬四支韻)第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《山行》杜牧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遠 上 寒 山 石 徑 斜(第五字石為入聲屬仄喔)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白 雲 深 處 有 人 家
(平)平(仄)仄 平 平 仄
停 車 坐 愛 楓 林 晚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霜 葉 紅 於 二 月 花
(斜、家、花屬六麻韻)第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(四)【首句仄起不入韻式】
1(仄)仄(平) 平平仄仄
2(平)平(仄) 仄仄平平
3(平)平(仄) 仄平平仄
4(仄)仄 平 平仄仄平
舉二例:
蘇軾《贈劉景文》 (以下括號裡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)
(仄)仄(平)平 平 仄 仄
荷 盡 已 無 擎 雨 蓋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菊 殘 猶 有 傲 霜 枝
(平)平(仄)仄 平 平 仄
一 年 好 景 君 須 記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最 是 橙 黃 橘 綠 時
(枝、時屬四支韻)第一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王維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
(仄)仄(平)平 平 仄 仄
獨 在 異 鄉 為 異 客
(平)平(仄)仄 仄 平 平
每 逢 佳 節 倍 思 親
(平)平(仄)仄 平 平 仄
遙 知 兄 弟 登 高 處
(仄)仄 平 平 仄 仄 平
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
(親、人屬十一真韻)第一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五言絕句也稱「五絕」,也有四種常見格式。
(說明:以下括號裡的字表示可平可仄;紅色字為韻字,韻字必出自同一韻目)
1首句仄起不入韻(五絕首句不入韻為普遍,稱為正格)
登鸛雀樓(王之渙)
(仄)仄 平 平 仄
白 日 依 山 盡
平 平 仄 仄 平
黃 河 入 海 流
(平)平 平 仄 仄
欲 窮 千 里 目
(仄)仄 仄 平 平
更 上 一 層 樓
(流、樓 屬十一尤韻)第一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2、首句仄起入韻式(首句入韻較少見,稱為偏格)
塞下曲(盧綸)
(仄)仄 仄 平 平
林 暗 草 驚 風
平 平 仄 仄 平
將 軍 夜 引 弓
(平)平 平 仄 仄
平 明 尋 白 羽
(仄)仄 仄 平 平
沒 在 石 棱 中(石字為入聲屬仄聲)
(風、弓、中 屬一東韻)第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3、首句平起不入韻式:(五絕首句不入韻為普遍,稱為正格)
夜宿山寺(李白)
(平)平 平 仄 仄
聞 君 新 酒 熟 (熟為入聲故屬仄聲)
(仄)仄 仄 平 平
況 值 菊 花 秋(值與菊皆為入聲故屬仄聲)
(仄)仄 平 平 仄
莫 怪 平 生 志
平 平 仄 仄 平
圖 銷 盡 日 愁
(秋、愁 屬十一尤韻)第一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
4、首句平起入韻式:(五言首句入韻較少見,稱為偏格)
汾上驚秋(蘇頲)
(平)平 仄 仄 平
北 風 吹 白 雲
(仄)仄 仄 平 平
萬 里 渡 河 汾
(仄)仄 平 平 仄
心 緒 逢 搖 落
平 平 仄 仄 平
秋 聲 不 可 聞
(雲、汾、聞 屬十二文韻)第三句不押韻尾字必為仄聲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