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圖片取自網路〉
VKpe71tuJjFM69sBvlC__A.jpg



  《秘魔崖月夜/胡適》


依舊是月圓時,

依舊是空山,靜夜;

我獨自月下歸來,

這淒涼如何能解!

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

驚破了空山的寂靜。

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,

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。


胡適(1891一1962),原名嗣穈,學名洪騂,字希疆,後改名胡適,字適之。安徽績溪人。學者。1910年留學美國,入康乃爾大學,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,從學於杜威,深受其實驗主義哲學的影響。 1917年初在《新青年》上發表了《文學改良芻議》。191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,同年回國, 任北京大學教授。參加編輯《新青年》,併發表論文《歷史的文學觀念論》、《建設的文學革命論》,出版新詩集《嘗試集》,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影響的人物。1919年發表《多研究些問題,少談些主義》,主張改良主義。1920年離開《新青年》,後創辦《努力週報》。l923年與徐志摩等組織新月社。1924年與陳西瀅、王世傑等創辦《現代評論》週刊。1932年 與蔣廷黼、丁文江創辦《獨立評論》。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。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。1948年離開北平,後轉赴美國。1958年任台灣“中央研究院院長”。胡適一生在哲學、文學、史學、古典文學考證諸多方面都有成就,並有一定的代表性。 著有《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》、《胡適文存》、《白話文學史》、《中國章回小說考證》 等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琴劍飄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